057 给口粮就行(1 / 1)

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提供的—《》057给口粮就行

被拐到村后面的老鸹山,按照规矩来说,疏同应该暂时住在自己家,等找到他的亲戚后再送走。不过看疏同对她的依赖,多半这孩子是想住在秀筠家了。

不知道秀筠是咋想的。

“阿姨不喜欢吃糖,”林秀筠笑了笑,“你吃吧。”

“不喜欢?”李疏同眨着星星眼,不相信有人不喜欢吃糖。

“小时候喜欢,长大就不喜欢了。”握住他的手,带着糖趁着李疏同不注意塞进了他嘴里,“所以疏同自己现在多吃些,以后长大了就吃不到了。”

甜甜的糖一入口,李疏同忍不住睁大了眼,好甜啊。就是林阿姨的话他不是很懂,长大了就吃不到了是因为没有钱吗?

那如果他真能留下来,他一定要学会赚钱,以后给林阿姨买糖吃。

握紧了手中剩余的糖,李疏同暗暗下了决心。

老母亲林秀筠不知道他在想什么,要是知道了,估计又是感动得泪流满面了。但林秀筠现在就想着那群人贩子,万一人贩子还在附近,发现了疏同怎么办。

“博简表叔,刚才你问疏同的那个问题是啥意思?”她把话题往回引。

杨博简刚才问的话,绝对不是一时兴起,而他问这个问题的意思,她也猜到了。

“是啊,叔你刚才问的是啥意思?”杨菁英也好奇,“不管他们说的一不一样,疏同不是都听不懂嘛。”

几人都看向他。

杨博简掀开眼帘,眉尾的红痣在橘黄色的灯光下闪烁着妖异的光,“疏同虽然听不懂,但是能听出来和我们说的话不一样,说明这群人贩子很可能是外地人,要不就是口音和我们有很大区别。

咱们大队包括附近几个大队,说的话都是一样的,要查口音很明显和外地人,容易多了。”

几人恍然大悟,林秀筠嘴角却扬起了然的笑意。

他接着看向杨建国,“建国哥,咱们村有没有这样的人?”杨建国身兼村长和大队长,对村里的情况最是了解。

“没有。”杨建国肯定道,眉头却皱了皱,“不过我还是得查查。”这可不是小事,得小心为上。

杨博简点头,“最好悄悄的查,全村都确定没有了,再告诉大家。”以免打草惊蛇。

“我心里有数,等会我和卫民一起在村里看看,明天一早就去派出所。”杨建国点点头,看向林秀筠,“秀筠,这孩子多亏遇见了你,不然他一个小孩子,再在山上多呆几天,可活不下去。”

说来这娃子也是聪明,居然知道找松子吃,硬是靠那松子撑了两天。

林秀筠微微一笑。她只能说,这是命中注定,她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成为李疏同的“母亲”。

如果她没猜错的话,根据剧情,警察即使抓到了人贩子也无法帮疏同找到亲人。到那时,她就可以顺理成章地领养他。

“说到这个,秀筠,你把疏同放大伯家吧,你一个人本来就不容易了,再养他,是个不小的负担。”杨建国终于主动提起了这茬。

没办法,他是大队长,这是他不能推卸的责任,虽然这年头谁家不管突然多口人吃饭都是个负担,但又说回来,家里条件毕竟比秀筠家的强,他也听说了,秀筠今天刚出家里搬出来。

他对这事并不赞成,秀筠这么做,不是把兴邦的脸直接往脚下踩嘛。奈何这事与自己家无关,他也不好说些什么。

“大伯,我正想说这个。”林秀筠岂会知道他内心的多种计较,径直道,“我和疏同这孩子有缘分,而且,他也是怕生,让他住你家,我怕他不同意。”

让这孩子住秀筠家,村里人会咋说他?杨建国皱起了眉,下意识的反对:“不行!”

“为啥不行?”林秀筠望着他。

意识到自己的口气有些冲,杨建国反应过来,软和了语气:“你刚搬出来一个人住,养自己都难,大伯家条件虽然也不咋地,但也决不能把责任甩给你!”

林秀筠也明白过来他是好意,一时有些为难。且不说她本来就想养疏同,单是疏同对她的依赖,不是假的,如果疏同真住大队长家了,他肯定会认为是自己抛弃了他。

“不如这样吧,我们问问疏同的意见?”她提议。

杨建国心道:这还用问,要是问这娃子,他肯定巴不得和你住。

偏偏这娃子是当事人,他又不能忽略他的意见,这可难办。

一直默默注视两人的杨博简见杨建国面色犹豫,微微动了动嘴角,提议道:“建国哥,不如这样,你给秀筠补贴点口粮,就让疏同和秀筠住,这样他自己应该也愿意。”

林秀筠和杨建国齐齐一愣。

“这不行,是我自己本身就想养疏同的,怎么好意思收大伯家的口粮!”

在心里计算了一番,杨建国倒是觉得可行,左右这小娃应该也在这待不了多久,“这主意好,我把口粮给你,疏同这娃也愿意和你住,皆大欢喜嘛。”

林秀筠还想反驳。

杨建国拍板了,“就这么决定了,你要再和我掰扯,我可不让疏同住你家了!”

“是啊,秀筠,你一个人本来就不容易,就按这样来。”徐凤一拍大腿,跟着道。反正一个小娃,也吃不了多少口粮,况且她看这孩子也欢喜。

苦笑一声,林秀筠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她料定这孩子应该会一直留着这,届时,难道还要向大队长家要口粮吗?这事,搁谁谁家怕是都会不乐意啊。

“你就收下吧,口粮要是有多出,等疏同走了,你再还回来就是。”洞若观火的杨博简道。

“这,”林秀筠犹豫片刻,也答应了,“好吧。”大队长也是好心。

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,镜片后的眼神一闪。杨建国思索起来,这口粮该给多少比较合适。

少了,说出去不好看,多了,到时候还真让秀筠还回来?怕是场面更不好看,说出去还以为他这个大队长斤斤计较。

说完正事,杨建国又道:“秀筠,早上你说的事我刚才问过博简了。”

书页/目录